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会展综合新闻

优化营商环境给了在华外企定心丸

发布于:2019-12-04 12:56:16 来源:国际商报

12月2日,“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培训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就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作出了重要批示: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在全球排名大幅跃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即使与参评城市相比,我国其他城市的营商环境也有不小差距。必须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更大力度推进“放管服”改革,扎实做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扩面工作,着力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坚决克服“准入不准营”现象,促进更多新企业开办和发展壮大。

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对,如何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以及让外商投资企业了解相关政策进行了明确指示。在意见第4条中规定,各地区、各部门要着力提高市场的公平性,及时纠正违反公平竞争的做法,着力消除妨害公平竞争的制度性障碍。同时,意见第9条中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通过设立投资服务平台、政策咨询窗口等方式,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深入企业宣讲政策,了解政策实施难点、堵点,全方位回应企业诉求,依法依规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享受配套优惠政策,协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并在第16条中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制定出台涉及外商投资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加强合法性审核,提高政策可预见性和透明度。

“服务管家机制可以随时为企业答疑解惑,我们的疑惑和诉求每一次都得到了积极回应。”让穆迪中国区总经理施浩赞不绝口的正是北京市金融监管局针对外资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管家机制”。

据介绍,“服务管家机制”分别从市级层面和区级层面建立,每一家外资金融机构都有一对一的固定服务管家,这些管家除了将各项政策随时宣传到企业、全方位回应企业诉求外,还将为企业提供执照办理、办公地址选择、购租房、员工工作居住证办理、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服务。

如果说政策的积极宣讲是给外资企业带去的一缕冬日暖阳,那着力提高市场的公平性则更象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烧旺”了外企在中国发展的决心。

在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全球副总裁、壳牌中国主席张新胜看来,今年6月底发布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中取消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放限于合资、合作的限制就是壳牌在中国投资发展的一剂强心针。“上游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令人鼓舞,这意味着在中国相关领域开展投资会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允许国际能源公司独立开发油气田强化了市场作用,为跨国公司投资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激发了更大的市场潜力。可预见性、有确定性的投资环境将促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发展。”

近年来,中国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转化为了无数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的决心。

作为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和德国工业4.0的核心发起单位,德国SAP集团一直将中国作为全球投资和战略发展的重点。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谢燕琦更是直言:“全球CEO把中国定义为集团的第二故乡,本着将国际先进的管理知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服务宗旨,不断满足中国企业追求管理变革的需求,积极与中国企业开展合作。”

在全球经济放缓的预期下,今年1月,SAP中国启动了加速计划,与中国高质量发展目标相呼应,推动在华业务发展,涵盖一系列战略举措,培育新兴的生态系统,深耕中小企业解决方案和人才市场,加大人才和设施投入,以期与中国市场和中国合作伙伴共成长。

罗氏创始家族代表及罗氏集团董事会副主席安德烈·霍夫曼近日也表示,罗氏集团从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受益,获得了更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更高效的市场准入。扎根中国25年,罗氏率先在华建成了包括药品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营销在内的完整医药价值产业链,中国市场在成为罗氏全球业务主要增长引擎的同时,也积极在生产和研发领域与全球市场交织、共融。

明年1月1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也将实施。这重要举措将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更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供保障,也将见证中国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更将成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