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6月9日电(记者冯源)漆器艺术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工艺美术,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8万年前。正在杭州市拱墅区举行的第14届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将今年的“薪传奖”聚焦在当代漆器工艺上,向观众展示当代中国漆器匠人的风采。
此次“薪传奖”于今年2月启动,面向全国征集作品,挖掘描金、填漆、螺钿、点螺、金银平脱、堆漆、雕漆、斑漆等多种漆器传统的髹饰技法,强调将现代表达与古代工艺相结合,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与转化利用。据统计,此次评选共收到了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71位参赛者提供的411件(套)作品,代表了当今中国漆艺的最高水平。
第十四届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杭州工艺周)与2022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同步启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它以“遇见大美运河、共享精彩非遗”为主题,除了举办“薪传奖”传统工艺(漆器髹饰工艺)大展外,还将举办中国大运河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线上论坛、“大匠至心——传承人对话”沙龙、“一河串百艺”大运河非遗旅游嘉年华线上线下展会、宋韵风华线上展示展演、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线上展、大运河非遗花伞线上市集等活动。这些活动将全面展示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保护成就,促进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大运河非遗保护传承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