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作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成都市采购签约仪式暨对外开放政策说明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会上,28家成都企业与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37家企业签订了进口产品采购协议。
此次活动不仅对外展示了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的“新时代”成都,且有一大批采购项目进行签约。作为中国西部的国家中心城市,“天府之国”成都的交易团也推上了他们的“购物车”来到本届进博会,欲签下经贸大单,可以满载而归。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说明会围绕“全域开放蓉购全球”主题,推介成都营商环境和发布对外开放新政策,为成都市采购商代表团与国外参展商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在活动现场表示,成都是公认的投资热土,已落户世界500强企业285家,众多在蓉外资企业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大量向境外出口。2017年出口额已达到成都出口总量的73.7%。“我们热切希望各位企业家朋友进一步提升与我们的经贸合作层次,把更多项目布局到成都,通过成都走进中国、走向世界。”
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成都GDP达1.08万亿元,同比增长8.1%;进出口方面,前三季度实现进出口总额3941.8亿元。其中,进口1621.7亿元,同比增长19.5%。外商直接投资15.77亿美元,同比增长54.35%。
罗强指出,当前,成都正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历史机遇,按照四川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布局,在拓展“大通道”、搭建“大平台”、深化“大交流”基础上,加快发展“大经贸”,进一步优化出口、扩大进口,高质量建设中国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目前,成都正在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历史机遇,按照四川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化出口、扩大进口,高质量建设中国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2020年,成都还将建成天府新机场,并成为全国第三个“一市两机场”城市。
成都市副市长刘烈东则介绍称,成都正聚焦强能成势、辐射引领,全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应用场景,在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规划建设独角兽岛、天府科学城、天府国际生物城,努力打造中国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
积极开展供需对接
为促进成都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世界经济,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成都充分利用此次进口博览会时机,积极开展贸易供需对接,组织引导企业参加国家举办的展前、展中贸易对接会,提前锁定一批成交意向,促进交易成交。活动中,成都14个项目在现场进行了集中签约。
记者了解到,成都共有2000多家企业、150多个社会组织、3000多人次参加进博会。采购项目的签约,标志着更多境外企业能进入成都市场分享“中国机遇”,更开启了成都开放合作的崭新篇章。
签约仪式上,包括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壹玖壹玖酒类平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启润投资有限公司、成都蓉欧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铁投广润物流有限公司在内的成都企业,分别与来自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参展商签约。不远的将来,欧洲的红酒、地中海的海鲜、澳大利亚的麦片等高品质商品将进入成都市场。
在成都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尹建看来,境外优质产品和品牌将助力对消费升级,境外的高端科技类产品进入成都,也会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
本次活动共有来自美国、日本、南非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跨国公司、国际商协会和在华外资企业代表,以及成都市大型国有、民营企业负责人,成都市重点采购商企业代表30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