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研究 > 专家观点

李中闯:重大危机下会展产业的破局思维

发布于:2020-02-06 09:56:00 来源:中经网会展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本该欢聚的春节假期变得冷清和严峻。此次疫情属于一次突发性的重大公共性危机,具有非常大的不可抗力因素,涉及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利益,是对政府管理机制和社会运行机制的严峻考验,无法回避,只能克服和战胜。在疫情影响下,会展产业的将面临怎样的变局?如何破局?

会展产业作为新型服务业的典型形式,产业自身就具有较大风险性。同时会展活动又作为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识别度的典型事件,受公共性危机的影响风险必然会更大。据相关机构不完全统计,截止2月4日,全国大型会展活动延期举办的已经达到130余场、取消3场,展期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今年一季度末和二季度初,相信这个数字可能还会继续上升。其他的如大型会议、节事活动、展演赛事等也都相继延期或停办。会展业受到此次疫情的不可抗力风险打击,无论是上游中游还是下游,整个产业链损失无疑是巨大的,产业发展也会滑进波谷期。但任何一个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存在波峰波谷的路径都是正常的,也符合发展规律,既然无法回避就要积极应对,思考后危机时代的破局策略。

此次病毒疫情危机,并非某一领域的局部危机,而是一场全国性的、突发的、影响到国民经济领域方方面面的全域性危机,对全国经济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都有重大的负面影响。会展业作为中观服贸行业,尤其是涉及人流规模性聚集的大型活动事件,在疫期内甚至疫情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停摆都很正常,大规模人员聚集活动将会进一步延期或停止。

凡事都有两面性,面对疫情危机,我们在全力战胜疫情的同时,也可以冷静盘点和反思一下产业的战略性发展格局和存在的问题。疫情终会过去,生活依然继续,产业还要发展,这次举国上下协力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也反照出在一些领域管理机制、协调机制、执行机制的缺陷以及突发事件把控能力、组织能力、公关能力的不足。俗话说“知耻而后勇”,此次暴露出来的问题,会加速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职能结构的调整,使其职能更加完善,机制更有活力。这种未来会展业发展的大环境,未尝不是好事。

从SWOT分析模型来看,会展行业当前所面对的是一种ST组合形式,即在产业本身优势的情况下面临外部风险。对于会展从业机构来讲,没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发展策略,必须“以变应变”。会展产业是一个弹性很大的产业集群,壁垒性很小,可以对接任何产业并形成新的产业形式。现在的外部风险在疫情结束后可能形成新的外部机会(New Opportunity),所以会展从业机构(办展主体)需要调整自身发展战略,提升管理和执行能力,识别潜在机会。由于疫情导致的“封城”和限制人员流动、聚集,预计在疫情结束后会有一个井喷式的人员流动反弹,最明显的应该就是旅游业、酒店业、餐饮业、娱乐零售业、物流业、会议展览业等现代服贸行业都会受到明显的集中性受众回流和“补偿性”消费冲击。

因此,会展从业机构及时做好战略规划、人员培训、设施维护、硬件提升、品牌推广,不妨利用此次疫情做好危机公关、充分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行业口碑,蓄势待发,丰富“饥饿营销”方式和渠道,利用微媒体和自媒体平台加强客户沟通,维护客户关系,争取风险应对主动权。

虽然现在疫情的结束时间点尚未明确,但因为我国如今的经济实力和医疗条件已经远非2003年的非典时期可比,所以全面控制疫情和解除疫情的时间不会太远。会展产业经过近20多年的黄金发展期,无论从国家对会展活动功能的重视程度,还是办展主体数量及实力、大型会展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展馆和配套设施的条件、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也都远超17年非典时期,因此今天的会展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也会更强。而且疫情结束后国家为恢复经济、提振信心,一定会新出台或大幅度调整各种产业鼓励政策,如放宽金融、减费降税、奖励补贴等,这对会展产业重振也是相当利好。

此次受疫情影响虽然损失没法避免,但是并不会出现所谓的“产业倒退 ”,对产业未来发展前景还是应该充满信心。东汉赵晔《吴越春秋》中有句 “时过于期、否终则泰”,只要会展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我国会展产业一定会否极泰来,重振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