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研究 > 专家观点

消博会拓宽了会展业的范畴边界?

发布于:2021-05-17 17:27:57 来源:中经网会展

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5月10日成功落幕。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消博会的举办,叠加着人口红利,和会展业在双循环格局下“促消费”的使命,对创新展会服务模式、高质量发展也有特别的意义。

在消博会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主办了首届中国消费类展会创新发展大会,进一步引发了业界对消费类展会的专业关注和思考。

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会展业,我国“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均将其纳入“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分类中,更因会展业在节约交易成本、整合营销、关联产业、推动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改变供需结构,加速信息流、资金流、人流和物流转换等方面服务于生产的外部化或市场化功能体现,在定性分类中,凸显出生产性服务业这一属性特征。

厘清现代会展范畴概念

追溯历史上有关服务业的分类法,一般把服务业分成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通俗来说,服务对象是企业的称之为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对象是民众的则称之为生活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

与此同时,当会展向生活性服务领域延伸的时候,如车展、茶业展、房地产展等,则突破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边界;当延伸至文化、成果展示领域时,如文博会、节庆活动等则转换为社会性服务业。但归根到底,面向C端的这类展示贸易,从供给侧来说,应仍然属于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营销、推广目标服务。

会展业与消费的关系

2008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20项具体措施》。其中就包括“大力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

2009年2月,商务部在《关于抓好2009年商贸会展促进消费有关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引导支持品牌展会,带动相关行业消费;丰富节庆展销活动,扩大商品消费;开展特色餐饮等活动,促进服务消费;密切供需,强化促进效应;完善服务,强化消费带动效应;创新手段,强化消费扩展效应;规范秩序,优化会展消费环境;转变职能,做好会展引导与服务工作等八项措施。

自2008年以来,因受金融风暴冲击,在国家倡导、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下,拉动内需一直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出台各种鼓励消费政策,通过会展平台加以推广,特别是在国际经济不确定,国际贸易受阻,尤其在去年遭受新冠疫情重创后,我国顺应国际国内发展态势,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下,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恢复举办的会展项目大多以消费类展为主,尤其是车展,如长沙、海南、佛山、东莞、南京、成都等地。从需求端拉动,提振经济复苏信心。

当人均GDP跨过1万美元门槛,消费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中国无疑进入了一个新的消费时代——消费升级成了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政府寄希望于利用这场升级来完善我国的内需体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在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的“中国方案”。当下,消费位列“三驾马车”之首,消费对经济发展发挥着平衡器、压舱石、持续推动力的作用。

参照世界银行中等收入标准,中国如今已有4亿多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在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后,一些专家预计,中国的消费规模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共享发展新机遇,拥抱消费新升级的窗口期已然来临——首届消博会盛大启幕。

消博会对会展范畴认识的深化

作为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顺应全球消费升级重要举措之一的首届消博会,通过搭建全球精品展示交易平台,汇聚全球头部品牌,荟萃国内高端精品,汇合国内外重要采购商,为全球消费精品企业进入中国人超14亿人口的巨量市场架起了桥梁,成为共享开放新机遇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对提振全球消费市场,助力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展现海南自贸港新形象,助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发挥了示范性标杆作用,彰显了大国自信和担当。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消博会以会展为平台,链动了消费、旅游、展示、贸易、高端会议活动等大会展范畴中全产业链条,尤其在高质量发展形势下,通过延伸会展产业链和供应链,达到助力双循环格局新发展的目标。

2015年11月,国务院出台相关意见,以积极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意见明确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农村消费和品质消费六大领域将作为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新消费。新消费时代的到来,正在催化着中国消费新变局。

因而,当下需要理性看待消费类展会的功能地位。我们举办消费类展会的范围和方向将更需向新消费领域迈进。消博会的价值目标在于“全球买,全球卖”,构建进口消费、国内消费与出口商品的高端精品平台,同时与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战略密切结合。而与始于新冠肺炎疫情后,各地处于提振信心、拉动消费的传统消费展有着本质的区别。

会展业尤其需要认识到,消博会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不可复制性(国家战略、政策红利、特殊地理位置等),公共政策设计和展会项目的策划培育中,以鼓励和倡导新型消费(上述六大领域以及疫情后催生的医疗、康养、大数据等)为目标方向,而非一窝蜂上马扶持对外吸引力有限,消费型车展、茶业展、年货展、地方名优特产品展、糖酒展之类的展销会。

否则,会展将“回归”传统“集市”的范畴,成为摆地摊的代名词。

(作者:姜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产业会展促进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