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研究 > 专家观点

刘海莹:加强全球业界的交流,积极参与国际行业活动

发布于:2023-08-31 16:32:36 来源:中国会展
       三年疫情对中国会展业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从今年开始会展业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据商务部的统计,2023年一季度展览活动540场,同比增长了3.3倍,展览面积是10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2.3倍。可以看出来一个是3.3倍,一个是2.3倍,展览数量的增长要高于面积的增长,这也就意味着展览面积在缩小。其次是据北京市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大型会议121场,并且在二季度开始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全年有望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这两个数据反映了我国的会展业开始呈现复苏态势,也反映出了我们会展业的一个现状,就是展览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但会议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它分散在各行各业当中,很难有一个完整的统计。
       疫情之后,正处于关键的转折区,如何提前布局国际会议打造国际竞争力,针对国际会议目的地的营销,把握中国市场趋势至关重要。前一段时间,中亚五国峰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西安在国内国外的城市影响力,所以会展活动对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竞争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办好一次会,提升一座城,在原有基础上,结合当地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
       第一,要加快建设全国性的会展业协会。会展业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各行各业,哪怕是一个小众的行业,都有权威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在引导支持行业发展。
       第二,积极利用已有的国家战略,主动地走出国门,成立自主可控的国际组织。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立场,当我们的立场跟其他国家的立场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发声渠道。
       第三,要更加主动地走出国门竞标国际会议。国际会议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国际政府间的会议,影响大、规格高,第二类是国际协会类机构举办的国际性会议,数量多、规模大、覆盖行业面广、消费高,第三类是国际性企业举办的全球性会议和活动。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如果不行动起来积极走出国门竞标国际会议,那接下来的若干年,在我国召开的国际会议就有可能寥寥无几,使我国会展业国际化严重受阻。
       第四,加强全球业界的交流,积极参与国际行业活动。积极加入到各类的国际组织中去,比如说ICCA,UFI等,我们要积极的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方案。去年的世界智能交通大会在美国洛杉矶举办,苏州政府参会,在会上宣传中国,讲述苏州,并成功把下一届世界智能交通大会争取到苏州举办,这一次大会对提升苏州智能交通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将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五,敞开胸怀,积极拥抱新技术技术。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为会展业的再一次腾飞助力,目前混合性会议已经占到会议总量的30%以上,疫情之后,混合性会议的趋势不会改变,市场空间广阔。虽然当前直接链接外网还有困难,线上参加境外会议存在的挑战,但是挑战即是机遇,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第六,应高度重视含有国际元素的展会。国际元素是指有国际组织参与,有国际合作内容,有一定数量的外国代表等。这是中国主动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抓手,这些会议的召开必将为我国会议业带来复苏的春风。

       最后,当前的中国会展业已经走出了疫情的困境,愿熬过寒冬的会展人能够准确预判和把握国际国内新趋势,提前布局会议市场,为行业复苏做好充足的准备。


       刘海莹先生历任北京五洲大酒店总经理、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副总经理以及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先生在酒店和大型会议中心工作时间超过29年,在国际会议和展览业领域拥有骄人的工作经验和理论水平。受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委托,刘先生牵头国家会议中心研制的《会议分类与术语》国家标准将于2014年8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国内会议业的第一个国家标准。著有《会议中心的设计、运营与管理》(2012年1月出版,合著)。2013年12月,刘海莹先生受国际会议专家联盟(MPI)邀请,担任MPI中国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