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广州会展头条

睇百舸竞渡 赏龙舟文化

发布于:2017-06-12 15:34:33 来源:广州日报

      2.jpg                                                   

    观看龙舟赛的市民。

  本次国际龙舟邀请赛以“一带一路谱新篇,五洲百舸汇花城”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广州、佛山、东莞、清远、惠州、肇庆、揭阳、珠海、顺德等地以及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上百支龙舟队,包括传统龙12条、标准龙83条、彩龙28条、游龙7条,上千名运动员参加。精彩的龙舟赛,成为连接中外的“桥梁”。不少参赛的外国选手和观众坦言,龙舟赛成了他们近距离接触广州和龙舟文化的窗口。

 1.jpg

  新西兰惠灵顿龙舟队:

  广州“beautiful 美食“so nice

 

  来自新西兰惠灵顿龙舟队的Michael是第一次来到广州参加比赛,尽管在上午男子国际组600米直道赛的预赛中,Michael的队伍被淘汰,但他认为自己很享受这个过程。“这是我第一次和20多名队友一起比赛,其中年龄最大的队员已经70岁了,虽然大家赛后都很累,但也很开心。”Michael表示,他们几天前就来到了广州准备比赛,前天晚上他还和妻子一道登上广州塔,用相机记录下羊城的夜景。

 

  在描述广州时,他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beautiful”。“我爱这里的风景,广州的市民很热情,这是我参加各种划船比赛中见到的现场观众最多的一次。明年我还会来参加比赛,争取拿到冠军。”这名身高超过1.8米的壮汉笑道,“不过现在我要做的是给妻子加油。”

 

  原来,Michael妻子所在惠灵顿龙舟队女子队不但在小组赛中勇夺第一,还顺利地闯入了最后的决赛。同样在岸边为女队员们助威的Phil Baldly告诉记者,两个半月之前,惠灵顿龙舟队就来到了中国,并在各地和龙舟健儿们竞赛,到现在差不多有80天了。Phil Baldly介绍说,惠灵顿龙舟队女子队的实力尤为强劲,在徐州、南通的龙舟邀请赛都取得了第一名。

 

  “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会认识许多热爱龙舟运动的当地人,我希望我们下一次去的时候还能见到这些老朋友。”Phil Baldly说。除了比赛,美食无疑成了大家的最爱,惠灵顿龙舟队的一名队员打趣道:“虽然我现在还不大会用筷子,但这挡不住我对中国美食的爱。”

 

  美国总领事馆龙舟队:

  年年来参赛 成绩步步高

 

  在本届国际龙舟赛场上,有���自美国、新西兰、伊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国的龙舟爱好者参赛,而其中由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工作人员组成的龙舟队,已经是赛场观众的“老朋友”了——在过去的几年里,这支龙舟队一直活跃在珠江上。

 

  昨天上午8点钟,队员们就来到中大北门码头的运动员区报到,展开热身活动,并在9点多下水,参加了随后的比赛。记者看到,这支队伍里美中队员约各占一半,其中还有几位女队员。据了解,这支龙舟队在四年前成立,其后每年都会参加广州国际龙舟赛,并邀请本地人做教练,在赛前利用周末开展训练。龙舟队队长,同时也是亚裔领事的Nar Dao告诉记者,尽管队员们日常工作比较忙,但大家都尽力去克服这些情况。“我对今天的结果非常满意,我们的时间(成绩)比去年好得多了,因为今年的队员更有经验。”他说。

 

  Nar Dao表示,自己曾经在纽约、台北等多地参加过比赛,而各地的龙舟赛也在相同的历史渊源下发展出了新的文化韵味,这让他感到很有趣。“我觉得龙舟比赛最好玩的一点是比赛的气氛,还有就是看到其他队伍的努力。”Nar Dao总结道。

 

  在赛场南岸的观众区,英国人Daniel和他的妻子正抱着2岁的女儿看龙舟竞渡,在一家外企工作的他已经来华5年,而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带女儿看龙舟赛了。“这些都是很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活动,我觉得她应该感受一下。”他认为,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让人看到一种积极、努力的态度。”

 

  南通龙舟队:

  首次来广州 “很享受比赛”

 

  “第三,我们第三!”昨天下午,男子国际组22人龙舟决赛刚结束,一名工作人员边跑边向世界华人运动会南通分会龙舟队的帐篷高呼。“不错啊,这个成绩。”率队前来参赛的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袁卫国欣慰地笑了。

 

  “广州组织得太好了,100多条龙舟、4000多名运动员,全都井井有条。”袁卫国说,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的龙舟队在南通市参加龙舟赛,连夺四届冠军。今年是受到世界华人龙舟协会的邀请,代表世界华人运动会南通分会,首次来广州参赛。在运动员准备区一看,他就乐了。原来,他们所在帐篷的隔壁“邻居”正是世界华人运动会伊朗、新西兰等代表队,“大家都是老面孔,之前一路打比赛,都认识了。”

 

  “今年赛龙舟尤其火热。”袁卫国说,“今年召开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就是‘五通’,其中一项是民心相通。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交流,龙舟就是我们最传统的文化之一,通过赛龙舟将国际上的龙舟队邀请来同场交流。所以哪怕和专业队在国际组竞技,我们觉得没问题,成绩并不重要,我们更享受的是比赛过程。”

 

  话音刚落,一名队员飞奔而来喊道“刚看错了,我们是第二!”顿时,帐篷里传来一阵欢呼声。“非常可以了,小伙子们太不容易了。”袁卫国说。第一次来广州也让袁卫国感叹这座城市的魅力。“今天在现场,不仅有大学生、国际友人,还有来自镇、村的龙舟队。”他说,他发觉划龙舟这一传统文化在广州的群众基础实在是太雄厚了。

 

  女大学生龙舟队:

  过半是新生 “就要拼一把!”

 

  “奶爸,我可以去看眼其他人比赛吗?”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女子龙舟队的休息区,一名女生走过来问教练马老师。“可以,记得看时间,提前点回来。”马老师一口答应。三年前,他从一名棒球运动员转身为这支女子龙舟队的教练。“每次一出去就是三条船,差不多80多人,从训练计划到后勤保障都要管,所以她们都喊我‘奶爸’。”

 

  在运动员休息区,这群青春靓丽的女选手颇为引人注目。在这支刚刚过完十岁生日的龙舟队里,过半成员是大一学生。面对一起参加女子公开组比赛的其他队的职业选手,她们坦言“初生牛犊不畏虎,要拼一把”!

 

  据了解,每年3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龙舟队便开始下水训练,一直持续到当年11月份校运会龙舟表演结束为止,每年还至少要参加4次全国性比赛。在马老师看来,十年来,这支女子龙舟队最好的传承就是队长,每一届的队长都很关键。为了培养新鲜血液,每年学校龙舟队都要招募大一新生训练。“集训、参赛,基本上到大三,队员都会因为学业和实习而退出龙舟队伍。”平时就算不下水,姑娘们的体能训练也少不了,“操场400米一圈,男生跑20圈,她们一跑就是15圈。”

 

  “划龙舟十分辛苦,但大家在一起很开心。”现任女子龙舟队队长赖嘉丽说,她老家在河源忠信,“家乡没有很大的河流可以划龙舟。”大一刚进校园时,她便发现龙舟队在招新,不顾自己还是个旱鸭子,她火速报了名。“这里能学到很多东西,团队精神、耐力韧劲等等,一天天就这样坚持了下来。”大一下学期学姐退队后,她接棒担任队长。

 

  人文

  西浦村:

  六一节会办儿童龙舟赛

 

  荔湾区海北西浦龙舟队出自芳村海龙街西浦村,选手所用的锣鼓道具上印着“芙蓉西浦”四字,那是古村名——当地有着悠久的龙舟传统,可以追溯至新中国建立前。村里的龙舟活动曾因客观环境中断多年,于1987年重组队伍,至今每年参与广州地区的龙舟大赛,传承至少三代人。

 

  有一个生动例子可佐证龙舟之于西浦村的特殊含义。六一儿童节,有别于别处人家的各种少儿游乐节目,西浦村每年都会举办儿童龙舟赛。彭永强说,当天,再小的小孩也要由家长怀抱下船,“浸浸龙舟水”讨个彩头,七八岁的孩子更无需大人陪伴,独立下水比拼技艺。这样的传统代代传承,全村都踊跃参与,兴高采烈。

 4.jpg

  车陂村:

  龙舟入选“广州非遗”

 

  在2017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上,天河车陂村民十分自豪:天河区共派出 9支队伍参赛,其中车陂就出了5支队伍参加了全部4个项目,跟去年相比,新增了代表天河参加的标准龙项目,可谓处处都有车陂人的身影。

 

  据了解,车陂龙舟可谓是广州龙舟文化的缩影,“车陂村扒龙舟”项目已入选了广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46条龙舟,在天河区自然村中数量位居榜首,最老的龙舟“东陂号”已149岁。天河车陂村村民扒龙舟的热情高涨,起龙、训练、采青、趁景,都遵照着传统有序而热烈地进行着。此外,村里今年还制作了《车陂同舟》龙舟特刊,详尽介绍村中的龙舟习俗文化等。


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