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广州会展头条

第133届广交会第三期开展

发布于:2023-05-04 09:22:34 来源:中国之声

       第133届广交会第三期5月1日—5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第三期线下展展览面积共48万平方米,展位数量超过2万个,参展企业超过1万家。展览题材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及医疗保健类为主,包括5大类16个展区。
       随着广交会的成功举办,我国会展经济迎来恢复性增长态势,线下展览全面复苏,既大大减少了参展商和采购商的交易成本,也助力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
       医保展馆:两个新“伙伴”将首次亮相
       本届广交会三期展览题材以纺织服装、办公、箱包及休闲用品、鞋、食品、医药及医疗保健类为主,在三期中题材最为广泛,48万平方米的线下展览面积也比第126届广交会增加了近10万平方米。参展商、国内某健康产业公司国际贸易部总监杨艳告诉记者,今年企业产能有所扩大,希望新业务能吸引到新客户、新订单。
       杨艳:我们这次发现在办参展证和采购商证的时候都要“拼手速”,来的人非常多。我们这次还多带了1个业务员。我们是两个特装18平方米的展位,把6个参展商名额都用了,希望能够有更多客户来,所以我们多派了人手。
       据了解,今年医保展区展商参展热情高涨,展位数量由原来的846个增加到1185个,参展企业达710家。医疗器械类产品仍是医保展区的主要参展展品,参展企业占比超过七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周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医保展区的最大亮点是,面对国际贸易新趋势、市场新需求,新设检测和防护用品专区、“银发经济”专区,两个新“伙伴”将首次与海内外朋友见面。
       周惠:本届广交会是疫情三年后首次全面恢复线下办展,医保商会和医保展区参展企业都充满期待。“千封邮件不如一次见面”,两个专区的参展企业将更好地利用广交会这一广阔平台,继续扩大国内外市场,提高行业国际竞争力。



       “全国重点纺织服装外贸企业基本都来了”
        三期线下参展的10417家企业中,纺织服装板块参展企业约4800家,占比超过四成,展览面积22万平方米,达到大中型专业展规模。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肖领告诉记者,“全国重点的纺织服装外贸企业基本上都来了”。
       肖领:广交会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外贸接单平台,所有的企业尤其是做外贸的企业,都非常重视这个平台。每个企业都会,第一是尽量参加广交会,第二是带来他们最好、最新的产品,第三是和老客户叙叙旧,结识新客户。从接单量来讲,广交会在全国展览中是非常优质的平台,很多外贸企业参加广交会都是从零开始的,它们通过广交会接到第一笔订单,由此做强做大,不断发展,最后成为行业的中坚、骨干力量。
       广交会一、二期成果丰硕
       截至目前,全面恢复线下办展的第133届广交会第一期、第二期已经结束。根据商务部数据,以机电产品为主的一期,截至闭幕当天闭馆,进馆126.1万人次。其中到会境外采购商6.6万人,出口成交128亿美元,3个月以上的中长单占比接近六成;以日用消费品、礼品、家居装饰品等轻工产品为主的二期,参展企业近1.2万家,截至4月26日闭馆,累计进馆81.5万人次,出口成交超过45亿美元。有的产品单笔成交超过100万美元,在行业内相当可观。首次设置的孕婴童展区成交超过1.1亿美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本届广交会惠及国内外参展商、采购商,线上线下联动成为新特色。
       束珏婷:从第133届广交会一期、二期情况来看,新产品密集发布、新订单不断促成、新朋友越来越多。参展商表示,“广交会不仅是企业展示的舞台,更是企业成长提升的学校”。线上线下联动成为新特色。一些现场到会的采购商表示,5天时间内没有逛完所有展位,有了线上平台,还可以在展会结束后继续比价询盘。



       我国线下展会全面复苏
       恢复线下展是帮助企业稳订单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各地展览活动加速恢复。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境内专业展馆举办的展览活动共计540场,同比增长3.3倍;展览总面积103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倍。其中,展览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活动286场,占比53%,同比增长5.7倍。从展览类别看,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大健康、食品类题材展会增长迅速。从举办地域看,北京、上海、辽宁、广州、深圳等省市展会恢复较快。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表示,以广交会为代表的展会交易平台将大大减少参展商和采购商的交易成本,同时助力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
       王受文:为什么几十万的国外采购商会来参加交易会呢?因为他们来了以后,不只是见一个供应商,他们可以见本行业内全中国最优秀的供应商。所以,外国采购商到了广交会,能够买到物有所值、质量好、价格有竞争性的产品。这不仅增强了国外的消费者福利,而且促进了中国参展商的竞争,推动他们不断提升技术、改进质量、培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