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23日,广州广交会展馆内“星光大道秀SHOW”机器人演示与互动专区上,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大象安泰科技、未来动力等知名企业的机器人灵巧逼真的动作,吸引众多同行和观众驻足互动体验,释放着广州会展的生动魅力。
记者了解到,本周广交会展馆特别忙碌,第9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2025中国国际健康营养博览会、第92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交易会(以下简称药交会系列展)等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标杆展会首次在广州联合举办,规模超17万平方米,设置8200多个展位,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家知名企业集中亮相。
同时,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展会如2025中国(广州)国际物流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以下简称物流展)、2025广州国际智能机器人展览会也悉数亮相,规模超5万平方米,约有600家企业参展。展会首次设立机器人展区,举办全球国际机器人会长论坛,来自日韩、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的机器人协会会长分享全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最新技术。
展产精准对接 展会平台释放产业聚合效应
作为在广州深耕15年的品牌展会,物流展充分发挥大湾区制造业产业优势,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并组织企业赴日本、美国、越南等地考察市场,走进海天酱油、汤臣倍健等灯塔工厂,助力企业找市场、促合作、拿订单,实现了展会与产业和谐共生。
展会现场,拥有全球首例全身30个自由度机器人的里工实业和拥有领先复合机器人的富唯智能都是来自广州本土的企业。里工实业现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我们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主要应用在智能智造、教育科研领域,本来已经积累了很多头部客户,没想到第一天就接到大量的咨询,我们有点忙不过来。”
“我们自主研发的复合机器人很受关注,开幕当天接待咨询、洽谈合作的客商已经上100个,我们也和有意向的投资方现场洽谈了好几轮,效果都令我们满意。”富唯智能负责人现场表示。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国内领先的医药制剂、健康产品及相关技术和服务交易会的药交会系列展,全面打通医药及健康营养产业全产业链,全力推进医药及健康营养产业链强链补链,为海内外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展会期间,主办方国药励展携手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等行业权威机构,邀请超过550位专家,举办75场会议活动,仅展会前两天,参展参观人数就超17万人次,其中2025中国药品流通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论坛(第九季)一票难求。
“一产业一展会”政策 加力打造产展融合发展机制
人潮涌动、展商含笑忙碌的展会现场,生动诠释了广州以展带产、以产促展的战略成效。
近年来,广州致力于推动会展与产业深度融合,聚焦“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编制《广州会展产业图谱》,按图索骥开展展会招引培育工作。出台《广州市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首次到广州举办的符合“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产业题材展会,奖励额度按一定标准最高上浮20%。今年1-4月,广州共举办“21+8”产业题材展会61场,展览面积391万平方米。时尚消费品等产业展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据统计,今年1-4月,广州市各主要专业展览场馆举办经贸类展览78场,同比增长22%;展览面积4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呈大型展览扩大领先优势、国际客商流量有序增长等特点,如演艺设备展展览面积同比增长47%,华南口腔展面积同比增长40%。家博会境外观众同比增长11%,创历史新高,华南印刷展、标签展与包装工业展/包装制品与材料展四展联动,境外观众同比增长50%。
前展后链 构建产城融合全周期生态
来自浙江的海康机器人产品享誉全球,在多次参加物流展后逐渐加深了对华南地区市场的认识,从而设立广州分公司。兰剑智能、科捷智能等智能物流行业领军企业也分别在广州设立了办事处和分公司。
在物流展上,来自广州及周边的企业占据了三分之一,这是广州及周边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展会与产业、与城市同步升级迭代的鲜明缩影。2024年,广州市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2%,无人机产量增长2.3倍。前不久广州成立了智能装备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如今已构建起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与“一主多核”的产业布局。
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方面,据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共获批123个新药临床批件,82%为1类新药获批临床批件,创历史新高。今年,将在黄埔、南沙、越秀、荔湾等区打造生物医药核心载体,力争到2030年建成四千亿级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广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一产业一展会”体系的不断完善,广州的产业升级之路借助展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广州的目标是在各重点产业领域都培育出一批引领市场的专业展会,以会展经济持续赋能全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