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由广东省委网信办、广东省文明办主办,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承办的2022广东网络文明大会以视频直播方式“云上”召开。
本届大会以“文明共创建 网络‘粤’精彩”为主题,创新运用XR(扩展现实)技术以直播形式与职能部门、专家学者、互联网企业、网民代表等齐聚“云端”,为广东网络文明建设建言献策,汇聚网络空间正能量,共筑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健全治理体系
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广东是经济大省和互联网大省,拥有近9000万网民,且毗邻港澳,对外交流频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广东省委网信办(省互联网办)副主任曾胜泉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网络文明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我省网络文明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互联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网络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互联网科技则是推动网络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以《数字技术助力网络文明建设》为题的主题演讲中表示,数字技术有利于促进文化培育、畅通文化传播、助力诚信建设,催生出规模庞大的数字文化产业创作队伍,让先进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同时,数字技术这把“双刃剑”也带来了“大数据杀熟”、诱导式消费、隐私泄露等一系列行业问题。
“数字技术带来的,同样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治理。”邬贺铨认为,数字技术在社会治理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提升网络乱象整治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引领网络文明向好向善。他留意到,广东积极引导互联网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疫情期间,广东“爱心助农”计划为各地滞销农产品搭建数字农业紧急供应链;“粤智助”实现广东全省行政村全覆盖,服务超1500万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邬贺铨建议,广东可以基于企业数据刻画企业信用水平,作为企业获取和配置资源的主要依据,从而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同时,积极发动和支持网络社会组织参与网络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网络空间共治共享格局。
会上,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赖凯声发布的《广东网络文明建设研究报告2022》指出,过去一年,全省及各地市的网络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网络思想引领更加深入,网络空间文化更加繁荣,网络文明风尚更加彰显,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更加自觉,网络生态环境更加清朗,网上文明创建更加完善。他建议,以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为总目标,从巩固思想、深化治理、强化示范、创新实践、加强领导等六个方面入手,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实现自我修复、良性循环。
讲好南粤好网民故事
汇聚网络空间正能量
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文明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参与。热心城市环保的“捡跑人”、以声为媒的高校老师、积极参与网络素养教育实践的中学生……大会上,十位“南粤十佳好网民故事”获奖代表逐一亮相,通过故事讲述、采访问答、视频短片等形式与网友分享来自“社会正能量”“向善公益慈善”“网络素养教育”“产品创作传播”“网络安全守护”五大类别的好网民故事。
“生活中,大家都叫我‘志愿哥’。”“南粤十佳好网民故事”获奖代表、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军文表示,投身公益18年,“志愿服务”已经与他的生活紧密相连。在张军文的带领下,团队所开设的公益网课点击量超600万,创作的网络漫画获得超3亿人次关注。“我希望借助互联网传递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号召更多网友参与线上线下的公益活动,为有需要的人献出一份力量。”张军文说。
如何推动文化出海,讲好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南粤十佳好网民故事”获奖代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口语传播系主任林小榆将目光聚焦在“声音”上。为此,她成立了声海工作室,3年多来带领500多名港澳台侨及内地青年完成8000多件音频作品,全网播放量突破12.6亿。“我希望汇聚港澳台侨青年力量,以创新表达的数字音频,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林小榆说。
作为南方航空海外社交媒体负责人,“南粤十佳好网民故事”获奖代表高佳慧选择从身边的人物、景点和美食入手,她和团队精心策划,将这些事物以契合海外受众阅读习惯的方式加以呈现,获得广泛欢迎。高佳慧表示,故事是世界语,“希望能够通过海外社媒平台,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一个个动人的南粤好网民故事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激发网友广泛共鸣,汇聚起网络空间向上向善力量。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携手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大会上,“南粤十佳好网民故事”获奖代表和互联网管理者、平台账号运营者、网络社会组织等代表共同发布《共建广东网络文明宣言》,号召广大网友齐承诺、共践行,积极参与网络文明建设,助力文明之花开遍南粤网络空间。
南方日报记者 王佳欣 尚黎阳
见习记者 陈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