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届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郑交会”)上周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郑州与东南亚地区的展会合作交流频繁,中国—东盟会展行业合作委员会7月在郑州成立并运营。河南与东南亚经济合作前景如何?展会合作有哪些新突破?展会期间,大河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他建议河南品牌展会要积极从“引进来”过渡到“走出去”,河南品牌展会应积极推向世界,尤其是东南亚地区。
优势|吸引外资能力优势明显
经济是展会的基础,许宁宁认为郑州在吸引外资方面占有非常大的优势。一方面,郑州作为全国交通枢纽,在地理位置上占有非常大的优势;另一方面,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也有利于郑州打造经济增长点,提高对外吸引力。这些优势也直观地体现在郑交会上,比如这届郑交会展览面积8万平方米,划分为进口商品、电子商务、智能家居、渔具及垂钓装备、茶叶茶具、汽车用品、特色食品、民族商品、珠宝、汽车等10个展区。尤其是进口商品展区展出面积获得突破,展出面积达到17000平方米,参展商品来自意大利、英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参展企业超过500家。琳琅满目的展品展示,让顾客能一站式领略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商品。
明年是“中国—东盟创新年”,许宁宁建议:“要抓住‘创新年’这个机遇,河南的产业可以在创新方面下功夫,争取在一带一路建设上有所作为。”此外,他建议除了创新之外,还要结合河南自身特色去发展。“拿河南来说,每个市都有不同的产业特点,要善于突出各地特色,寻找与之相匹配的东盟国家的市场需求,成功率更高。”许宁宁说。
举措|向东南亚推介河南展会
据介绍,中国—东盟全年贸易额高达4522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比重进一步提升。目前,中国继续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这表明,未来东盟市场仍有很大潜力。许宁宁认为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东南亚外商想进入中国更辽阔的市场,直接接触中国腹地市场客户,而不必通过中间商。他认为随着跨境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中的地理障碍正在被打破。
今年7月19日,中国—东盟会展行业合作论坛暨中国—东盟会展行业合作委员会成立会议在郑州市召开。委员会设中方主席和东盟方主席各1名,委员会中方主席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暂时兼任,中方秘书处设在中国郑州会展管理办公室。该委员会还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国—东盟会展行业合作共赢郑州共识》。此举有利于加强自贸区内中国和东盟十国有代表性会展机构和企业的交流,助力双方企业更有效地开拓市场,推动自贸区内会展行业发展,对加强中国与东盟会展企业的深度合作具有巨大和深远的意义。
如何利用好平台?许宁宁希望郑州积极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外界的产业合作和产业互补。通过自身优势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外商“走进来”,同时也要将郑交会推介到国际市场,将河南的优质产品带到国外去,与更多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展会招商就跟谈恋爱一样,不能总窝在家里,你有好项目,就要积极走出去推介,通过举办国际会议、搞专题论坛等形式,想方设法让外资进来”。